輸入
祝允明书法接受史研究
輸入
祝允明书法接受史研究
- 出版社
- 中国文联出版社
- 出版年月日
- 2020.05
- 価格
- ¥4,356
- ページ数
- 181
- ISBN番号
- 9787519042745
- 説明
- 祝允明(1461 -1527)字希哲,长洲(今江苏吴县) 人,因右手有枝生手指,故自号枝山,世人称为“祝京兆 ”。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,七试不第,遂 了应试 的念头,以举人选官,正德九年(1514),授广东兴宁县 知县,嘉靖元年(1522),转为应天(今南京)府通判, 旋称病还乡。祝允明擅诗文,工书法,名动海内。他与唐 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合称“吴中四才子”,为明中期书家 之代表。作为明代 为重要书法家之一的祝允明,他在书 法 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。明代中期,以 祝允明、文徵明和王宠为首的吴门书家群体崛起,他们的 光辉 了以“三沈二宋”为代表的“台阁体”书家群。
直到去世后十年间,祝允明的地位无人能及,然而由于与 祝氏同辈的文徵明极为长寿,在诗书画上的造诣高超,品 德修养也令人敬仰,所以在文徵明执掌吴门时期以至去世 后的数十年间,文徵明在书法上的地位已经隐隐有 祝 允明的趋势。到晚明时期,以董其昌的为核心的松 取 代了已经进入末流的吴门派,入清之后,董其昌的书风得 到了广泛的传播,逐渐被认同为一种学书的门径,甚至作 为帝王的康熙也“尚董”,这可以被认为是董其昌进入“ 帖学正统”的一种标志化事件,而与董其昌“正统化”相 伴的是明代其他书家被“遮蔽”的事实,这其中也包括祝 允明、邢侗这些曾显赫一时的人物。在晚清民国以来的“ 碑学”和“西学东渐”的语境之中,“帖学”经历了从“ 被质疑”和重新确立地位的过程,在这样的氛围中,董其 昌的实际影响也逐渐减弱,但后人对于他和祝允明等人的 评价,也逐渐稳定。整体而言,祝允明的书法史地位在去 世前后达到顶点,在晚明、清前期他的地位都在不断的降 低,而在清中期以后,祝允明的地位也趋于稳定。对这一 现象进行描述之后, 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它进行解释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