輸入
晚明版画风格变迁研究
輸入
晚明版画风格变迁研究
- 出版社
- 安徽文艺出版社
- 出版年月日
- 2020.08
- 価格
- ¥3,168
- ISBN番号
- 9787539669458
- 説明
- 晚明七十余年,是中国古代版画史上最辉煌的时期。作品遗存丰富,风格流派众多,地域互动复杂难辨,给版画史研究造成一定困难。本书从沃尔夫林所倡导的风格分析方法入手,试图梳理出晚明版画风格演变的明确路径。
版画作为一种通俗艺术,最初面向的是市井百姓,在建安版画里,这一特点表现得十分清楚。万历中期,由于金陵文人广泛参与戏曲演出活动,戏曲刊本就有了服务文人和舞台演出的需要,版画创作风格的文人化转向成为必然。万历末期,随着文人演剧和观剧活动的热潮减退以及名家评点本的出现,案头阅读成为文人的又一选择,为适应文人案头欣赏的需要,版画插图开始向同时期的画谱学习和借鉴,到天启、崇祯年间,通俗版画的文人化之路终于完成。崇祯十三年,吴兴闵寓五刊彩色套印本《西厢记》的巨大底功,标志着通俗版画的文人化之路走向了极致。至此,晚明版画的风格变迁落下帷幕。
促成晚明版画由俗到雅风格的转化的外部动力首先是市场竞争,市场竞争促进了技术的提高,使刊出的画面更为优美,为实现版画的文人化提供了技术支特。另外文人加入通俗小说、戏曲的读者群体,成为通俗文学刊本的领导者,表现了新的审美趣味,也是导致晚明版画朝向文人化转化的重要原因。晚明的建筑和园林、古物与收藏、衣饰与时尚,成为版画内容的直接来源,也是构成风格变迁的重要标志。